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其核心理念也是运用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
生产中普遍存在各种危害因素,风险辨识是一切安全活动的基础,没有辨识就没有安全。
有风险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我们应该熟悉潜在的危害因素,知道如何防止其发生,明确发生后如何应付。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遇水自燃物质、运动的机械、行驶的汽车、压力容器、悬吊物的势能、有毒品、粉尘、噪声等。
第二类危险源(状态)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如“维修电工” 在进行“检修电气设备”时,第一类危险源是“带电导体”,第二类危险源可能有:“外露线路绝缘层破损”“设备漏电”“不按规定监控,停电检修过程中合闸通电”等 。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常用名词概念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 根源 、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防线。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
扫码下载APP
扫码注册鑫安云
实现智慧安全管理